市(区)动态
泰兴市“佤家文明存折”助推美丽乡村建设
  • 信息来源: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9-10 09:03
  • 浏览次数:

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、带动城乡环境面貌共同改善,近日,泰兴市出台《泰兴市“佤家文明存折”积分制建设工作指导细则》,选取17个村(社区)开展“佤家文明存折”积分制建设试点。“佤家文明存折”积分制管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为全体村(居)民,村(居)民们可以通过存储文明、善行,参与各类活动积累积分,用积分兑换奖励或服务。该模式通过具体可衡量的积分标准,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各项活动中,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乡村环境。

层层联动,问需定责,提升真抓实做的执行力。围绕“环境整治、移风易俗、公益奉献”等重点工作,广泛开展调研探讨、征求意见,不断丰富宣传推广的形式与内容,持续优化制度体系和管理运行体系的认可度和适配度,确保“佤家文明存折”积分制落实落细。目前,17个试点村(社区)均已打造出“有管理制度、有积分超市、有专业队伍、有实际成效”的“四有”格局,辖区群众对积分制基本实现由“要我参与”到“我要参与”的根本转变。

以点带面,逐步覆盖,激发各美其美的创造力。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,支持和鼓励基层因地制宜、因情施策,先行先试、率先突破,努力探索积分制建设的新途径、新举措和新机制。如姚王镇王庄村总结推行积分银行“1635”工作法,即“制作一张积分存折、制定六类积分内容、开展三项评议活动、拓宽五点资金来源”,目前该村参与总人数达到2128人,已奖励69.6万积分,折算13.92万元。

议评晒奖,公平公正,增强长治久效的生命力。该市市、镇两级针对“佤家文明存折”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实时跟踪指导,并将积分制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内容。各试点村(社区)在集体“议”、科学“评”、公开“晒”、集中“奖”四大步骤中,始终履行民主程序,全过程公开操作,充分引导群众成为积分制的监督主体,并通过提高积分制与村民评先评优、社会化服务和惠民政策支持等工作的融合度,将“佤家文明存折”打造成信得过、拿得出、叫得响的文创品牌。

目前,泰兴“佤家文明存折”积分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。各试点村(社区)环境卫生得到了有效改善,矛盾纠纷和12345工单数量明显减少,村风民风明显好转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分享到